土体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   
 

土体工程特性与变形调控技术 

高速铁路工程结构动力响应机制与灾变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膨胀土(岩)多尺度耦合力学特征与工程病害识别及处置技术

水-力耦合下堆积粗粒土力学特征及其致灾机理与处置技术

学科组成员   

负责人:陈善雄           

成 员:余飞,姜领发,秦尚林,罗红明,李剑,戴张俊

学科组近期的主要研究项目 

1、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月面环境模拟与月壤力学特性试验系统

2、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大型非饱和粗粒土动静三轴试验系统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易风化软岩边坡服役性能演变机理与长期稳定性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膨胀土裂隙再生演化规律与多重裂隙网络模型

5、贵州省交通厅科技项目:贵州公路弃土场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6、湖北省水利厅项目:碾盘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汉江大跨越输电塔影响安全评估与监测

7、国资企业委托项目:新型傍山隧道结构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8、国资企业委托项目:皖江上游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易致灾地层工程特征及其风险防控技术

9、国资企业委托项目:高海拔高烈度区路基与桥台动力响应破坏机制及设计方法研究  

10、国资企业委托项目: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弃土(渣)场稳定性评估与整改设计

11、国资企业委托项目:新建十堰北站高填方广场及其附属结构变形监测 

学科组近期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评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排名第1).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

2、南水北调中线渠道工程关键技术(排名第4).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

3、大型膨胀土渠坡处理关键技术与实践(排名第5).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

4、鄂西地区高速公路软岩路基填筑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排名第3). 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2017 

5、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动力稳定性与路基填筑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1).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

6、通透肋式拱梁傍山隧道修建技术研究(排名第1). 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

7、巨粒混合土高填路堤压实和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排名第1).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

8、安徽江淮膨胀土工程特性及路基处治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1). 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8

9、主编行业和地方规范2部(《地质灾害地表变形监测技术规程》,《皖北地区公路小型构造物地基承载力测试技术标准》),参编国家及行业规范5部

10、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登记3项

11、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EI或ISTP收录论文150余篇

联系方式   

电 话: 027-87199863

电子邮件:  sxchen@whrsm.ac.cn

联系人:陈善雄

附件下载:
  • LRSM@whrsm.ac.cn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小洪山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