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权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qjiang@whrsm.ac.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小洪山2号
    简历

      江 权,男,1978年6月生,湖南浏阳籍,2007年毕业获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动态设计优化、三维岩石节理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面上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多项;主持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两河口水电站地下厂房洞群、乌东德水电站导流洞、浙东塌方隧道等工程科研课题多3项,负责实施了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室群、锦屏二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枢纽工程、白鹤滩地下洞群等重大工程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ISTP论文30余篇,取得专利10余项,撰写科研报告30余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等多项。

      一直以来专注于高应力下大型地下工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针对大型地下工程洞室尺寸大、穿越的地质单元多、多洞室相互交叉影响、分层分部开挖过程中力学行为演化复杂等问题,提出或建立大型地下洞群主动式动态闭环反馈分析方法、基于围岩破坏形迹的宏观地应力分析方法、考虑地层剥蚀效应的地应力非线性反演方法、描述围岩参数动态演化的硬岩劣化模型(RDM)、基于强度折减原理的洞群整体安全系数计算方法、融合多元信息的参数识别技术、洞室分层开挖的围岩安全管理等级、大型洞室破坏模式与工程调控阵列、隧道塌方灾害远程遥测与自动预警方法等,从而形成一套由岩体卸荷力学模型与稳定性评价指标→ 洞室群稳定性数值仿真分析新方法→ 围岩支护设计优化与定量控制技术构成的适用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近年,进一步在岩石三维节理表面特征分析、岩石结构面三维重构、自然岩石节理剪切力学特性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近期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地下工程开挖作用下错动带活化倾向性研究(40902090),项目负责人。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裂隙化围岩的时效劣化力学特性及其在地下工程应用研究(No.51172284),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开挖卸荷下裂隙岩体的结构劣化特性及工程防治研究”(No.51379202),项目负责人。

      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尺度开挖扰动下硬-软-硬复合岩层工程活动性研究(No. 2010CDB10403),项目负责人。

      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重大工程软弱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调控防灾技术(No. KZCX2-EW-110),第一课题负责人。

      6) 国家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论(No.2010CB732006),第6课题主要参加人。

      7)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三:复杂地质超大洞室群稳定性分析方法与评价标准(No. 2008BAB29B01),主要参加人。

      8) 中水顾问华东勘查设计研究院委托: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动态反馈分析方法,项目负责人。

      9) 中水顾问华东勘查设计研究院委托:锦屏二级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时效变形特性及长期稳定性评价,项目负责人。

      10) 三峡公司乌东德筹备组委托:数字导流洞——乌东德导流洞稳定性动态反馈分析与开挖支护优化研究,项目负责人。

      11) 中水顾问成都勘查设计研究院委托:两河口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开挖卸荷破坏机理和稳定控制对策分析,项目负责人。

       

      

      

      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Quan Jiang, X.T. Feng, T.B. Xiang and G.S. Su. Rockburst characteristic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new energy index: a case study of a tunnel at 2,500 m depth.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0, 69: 381-388.

      [2] Quan Jiang, Xia-ting Feng, Jing Chen, Ke Huang, Ya-li Jiang. Estimating in-situ rock stress from spalling veins: A case study. Engineering Geology, 2013, 152(1): 38–47.

      [3] Quan Jiang, Xia-ting Feng, Yossef H. Hatzor, et al. Mechanical anisotropy of columnar jointed basalts: An example from the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China. Engineering Geology, 175 (2014) 35–45.

      [4] Quan Jiang, Jie Cui, Xiating F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 to the study of water-induced weakening of mudstone. 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4, 73:1293–1301.

      [5] Quan Jiang, Xia-Ting Feng, Jie Cui, et al. Failure Mechanism of Unbonded Prestressed Thru-Anchor Cables: In Situ Investigation in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Rock Mechanics Rock Engineering, DOI 10.1007/s00603-014-0574-0

      [6] Quan Jiang, Xiating Feng. Intelligent Stability Design of Large Underground Hydraulic Caverns: Chinese Method and Practice. Energies, 2011, 4(10): 1542-1562.

      [7] Quan Jiang, Jie Cui, Jing Chen. Time-dependent damage investigation of rock mass in an in situ experimental tunnel. Materials, 2012, 5, 1389-1403.

      [8] Quan Jiang, Xiating Feng, Guoshao Su, et al. Fragment ejection and crack extension of intact rock: A laboratorial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DOI: 10.1016/j.ijrmms.2014.11.007

      [9] 江权,冯夏庭,揭秉辉,向天兵. 地下多洞室结构的中隔墙安全度区间计算方法[J]. 岩土力学,2010,31(6): 1847-1852.

      [10] 江权,冯夏庭,苏国韶,陈国庆. 高地应力下拉西瓦水电站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J]. 水力发电学报,2010,29(5): 132-140.

      [11] 江权,冯夏庭,向天兵,周辉,陈建林,补约依呷,侯 靖. 大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与智能动态优化设计的数值仿真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3): 481-496

      [12] 江权,冯夏庭,徐鼎平,江亚丽,黄可. 基于围岩片帮形迹的宏观地应力估计方法探讨[J]. 岩土力学,2011,32(5): 1452-1459.

      [13] 江权,冯夏庭,周 辉,赵阳,江亚丽,黄可. 层间错动带的强度参数取值探讨[J]. 岩土力学,2011, 32(11): 3379-3386.

      [14] 江权,大型地下洞室对穿预应力锚索失效形式与耦合模型[J]. 岩土力学,2013,34(8) : 2271-2279.

      [15] 江权,冯夏庭,樊义林,等. 柱状节理玄武岩各向异性特性的调查与试验研究裴[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32(12): 2527-2535.

    研究方向

    岩体高应力测试与深切河谷区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大型洞室群施工过程动态反馈分析与设计优化、岩石自然结构面力学特性与三维重构 

    代表论著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获奖及荣誉
     
  • 电话:027-87198413
  • LRSM@whrsm.ac.cn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小洪山2号